首页 > 大学生村官论坛 > 正文
 
村里有个书记叫小芳
作者:任旭东 点击数:497 更新时间: 2024-09-18 来源:《中国村庄》
 
 

 

常瑞芳(中)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

选派机关干部驻村任职,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青年干部培养锻炼的广阔舞台。近年来,山西省大力开展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工作,对改善当地农村干部队伍素质结构、提高基层治理水平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0218月,常瑞芳经组织选派,来到安泽县冀氏镇白村担任党支部书记。3年里,她和“两委”班子一道,坚决贯彻上级部署,积极改善干群关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一个昔日的弱村变了样,呈现出全村团结奋进,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迎战最强秋汛,干群共渡难关

初到白村,迎接常瑞芳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群众的观望和质疑。甚至,还有村民直接对着她说:“来个女书记,看她能干个啥样!” 面对这些,她也并非没有准备,也深知必须用实际行动才能赢得村民信任。因为曾经担任大学生村官的经历,她对村里各项事务流程非常熟悉,很快进入工作状态,走村串户了解村情民意。

天有不测风云。还没来得及把村里情况摸清,60年不遇的秋汛强势来袭,白村一夜之间成了孤岛。断水断电断网,常瑞芳和村里680口男女老少被困三天四夜,1400亩滩地瞬间成了汪洋大海。

雨一直未停,村里和外界失联,村民很恐慌。常瑞芳当机立断,迅速带领村里的干部在主要路口设立卡口,拉起警戒线,组织危房危窑的排查,转移群众。在排查中,发现一座土崖上有几棵树,由于土方坍塌,势必危及邻近几户群众房屋安全。她没有等靠,而是立即找来村里有锯树经验的村民,和大伙一起冒雨摸黑把树锯倒在安全位置,村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洪水持续上涨,常瑞芳来不及休息,继续带领所有干部挨家挨户敲门,遇到年长的村民,先由村长背出来,她再用自己的车转移。雨虽然越下越大,但陆续加入转移工作的人也越来越多,不分干部群众,都有条不紊扶老携幼往安全地带转移,干群的心在此时紧紧凝聚在一起!

供电中断带来了很多不便。村民扈九娥是肺气肿患者,每天要吸氧。常瑞芳迅速跑到村里最高处寻找信号,联系到县里医院并得到了蓝天救援队的支持。巧合的是,救援队派快艇过来,把病人接到对岸时,参与救援的消防员也赶到了,才发现他救的是自己的母亲。

洪水退去,剩下的是一片狼藉。通水通电通网清淤排涝消杀,白村人齐心协力,用最短时间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聚焦急难愁盼,民心路解民忧

在入户调查中,常瑞芳发现,群众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出行难和污水乱排。她积极争取资金把一公里的主干道铺了沥青,将38条巷道的污水管网提质改造,彻底解决了这项事关人居环境的大问题。

按照县里部署,白村每月都召开一次说事议事会,村民会畅所欲言把村里的大事提出来,一起想办法解决。有一次,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激动地说:“村里来了一位好书记,把我们盼了多少年的出行难问题解决了,但是我们自然村油房庄多少年以来都是土路,从来没有走过水泥路”。说话的间隙,老人停顿了一下,不知道是在擦汗还是在擦眼泪,然后接着说:“我家孩子住在村里最高处,每次下雨路上都冲得坑坑洼洼,我儿媳妇因为要接送孩子不知道在这条路上摔倒过多少次,请求把油坊庄的路也硬化一下吧。”

会议结束后,常瑞芳立即来到油坊庄,实地查看了路况,当即表示一定要把这条路修通修好。她将油坊庄的群众召集在一起,问大家愿不愿意和她一起来修这条路。因为资金紧张,希望每户出一个壮劳力,由她主持把这条民心路给修起来。大家纷纷举手表示同意。于是,这条路以最少的资金最快的速度得到了硬化。

发展庭院经济,黑木耳助增收

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是关键。怎么能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挣到钱?常瑞芳带领“两委”干部经过思考、考察、征求意见,最终确定发展黑木耳产业。黑木耳对技术和土地要求低,在房前屋后或者院子里都能种,而且耐储存,万一销路不畅也能放得住,而且安泽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这些都是有利条件。

说干就干,2023年,白村从腾宇公司购置了4万个菌棒,由村委会先行先试在村委院子里种植一万棒,为接下来在户下(农户家里)推广庭院经济打个样。接下来,又在光伏板底下种植一万棒,朝着“空中发电,地上长耳”“农光互补,一地多产”的目标迈进。此外,村里还拿出一块2亩的机动地,让想参与种植但没有空地的群众一起资源共享。木耳芽催出来之后,又针对村里老年人、残疾人重点帮扶,把菌棒放到户下教会村民浇水、采摘、晾晒。有了成品后,再由村委会统一回收、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经过一年的试种,白村的黑木耳喜获丰收,村里77岁的李永珍大娘卖了将近一万多块钱,高兴地逢人就说“真没想到,这么大年龄了还能挣到钱”。

拓展线上空间,短视频开新局

互联网已成为传播美丽乡村的新通道,作为一名80后,常瑞芳也想在短视频领域进行一些尝试, “线下”发展菌类产业,“线上”记录农村生产生活和日常工作。经过反复比较,她在抖音平台注册了昵称为“村里有个书记叫小芳”的账号,从去年除夕正式发布第一个短视频,到现在已累计发布作品53条,粉丝1.3万,点赞量近10万,单条播放量突破百万,让她亲身体验到了网络媒体力量的强大。

白村通过短视频平台快速进入社会视野,粉丝遍布全国各地,后台私信络绎不绝,更是引来周边县市区的村“两委”、企业,前来白村参观考察。甚至在安泽县和临汾市,在河南老家,常瑞芳也能被大家一下子认出来,都说“这不是小芳书记嘛”,让她倍觉亲切。在半年来的运营中,她一直站在镜头前介绍白村,记录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其中有喜悦、也有迷茫。令人高兴的是,她的账号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关注和白村全体村民的鼎力支持,也让她更加坚定了扎根白村、发展菌类产业、做好抖音账号的决心。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从大学生村官开始,常瑞芳已在乡村基层工作17年。无论创业创新,还是服务村民,她都做出了突出成绩,发挥了示范作用。用她自己的话说,已将最美青春完全融进了美丽乡村,也让她对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建设充满信心。

《中国村庄》杂志  9  大学生村官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