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东茗乡西南黄泥坡,地处群山环绕之中,距县城24公里,下辖后金山、黄潭两个自然村,全村共462户1067人,党员53名,村民小组16个,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34亩,林地面积500亩,茶叶面积1197亩,无工业支撑。
曾经的金山“地无三尺平,田无半亩方,住的泥石房,睡的土木坑,吃的番薯羹”,村民主要靠种茶卖茶为生,收入来源单一。近年来,金山村坚持以党建联建为纽带、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共同富裕为导向,探索“扩中”“提低”有效途径,着力打造“共富工坊集聚村”,有效激活闲置劳动力、闲置土地、闲置房屋,奋力突破农村居民增收、产业发展、资金资源等方面的瓶颈,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2020年不足十万到2023年已超百万的跨越式增长,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浙江省首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等多项荣誉。
天姥·金叶“共富工坊”
一、以完善制度体系为基础保障,凝聚共富合力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有力度。组建成立“挂单奔中帮帮团”,有效汇聚辖区内分散资源,为“共富工坊”建设“保驾护航”。成立“共富金山”党建联盟,充分调动结对单位、投资企业、村乡贤、新村民、优秀党员等群体资源,推动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各类要素向金山汇聚,多向发力、多管齐下、多维共振助推“挂单奔中”。截至目前,金山村共引进社会资本超亿元,与7家企业达成合作共识,落户金山共建“共富工坊”。
二是创新合作模式,发展有效度。探索“公司+村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由金山村提供场地、由企业负责提供业务,为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平台。建立健全生产合作参与机制,由“共富工坊”负责人与低收入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提供种苗、技术等服务,全程跟踪指导,由低收入农户按要求进行种植,“共富工坊”进行兜底销售。“天姥·金叶”共富工坊为全国27个省(市)352个县提供良种茶苗,无偿提供茶叶种植、管理、制作技术、茶苗捐赠等扶持,带动农户就业超百万人次。
三是完善共享机制,服务有温度。建立科学分配机制,按照不同岗位科学设定收入分配方式,月底由村内财务人员进行工资汇总清算,有效激发村民务工积极性。健全生活保障机制,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积极开展各项便民利民惠民活动,每天为超100位70岁以上老人提供“一元爱心餐”,每周免费提供洗衣、电影放映服务,每月定期开设“乡理乡亲”服务集市,每季度举办越剧晚会“金山之夜”,每年开展“重阳乡情节”,让产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金山村“共富工坊”公交专线
二、以唤醒沉睡资源为重要手段,激发共富动力
一是集聚兴村人才,培育“专业人”。打造“三乡人”人才工作品牌,统筹村干部、乡村能人等多元主体,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共富工坊”经理人队伍。聚焦低收入农户职业技能提升需要,联合县人社局、职业院校、企业等开设就业创业培训课程,“量体裁衣”助力帮带群体就业增收、帮创群体创业致富。目前,金山村已挖掘乡创人才等20余名,外出考察、学习等80余次,开展普及型、实用人才培训超千人次。
二是流转荒废土地,打造“共富田”。立足丰富的山水资源禀赋,开展土地集约化流转行动,成片规模化流转土地上千亩,打造“茗香小薯”“天姥金叶”“大爿西坡”“梯田花海”等共富工坊4家,解决低收入农户家门口就业上万人次,将闲置土地“变废为宝”,成为就业增收的“新引擎”。“天姥金叶”“梯田花海”等共富工坊年雇佣村民务工近万人次,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最高增收达两万余元。
三是盘活闲置农房,巧变“黄金屋”。实施闲置农房激活计划,村集体出资回购村民空倒房屋并进行修缮,打造成“共富小院”,承接来料加工等业务,为帮带群体提供“家门口”就业、帮创群体提供“家门口”创业的平台。目前,金山村已流转闲置农房4800平方米,打造成“门溪山居”“金衣工坊”“开心纺织”“杨桐铃木”等多个共富工坊,增加就业岗位200余个,助力帮带群体月增收3000元以上。
开心纺织“共富工坊”
三、以带动就业增收为核心所在,注入共富活力
一是擦亮农特品牌,找准“增销点”。依托现有山水资源,延长产业链条,开发具有高辨识度的金山蔬油、金山小薯、金山豆衣等“金山三宝”农特品牌,结合直播带货、文旅搭售等形式拓宽销路,努力让“小类目”做出“大市场”。投资建设共富中心、三坊中心,扩大“金衣工坊”、打造“七彩油坊”“迷你薯坊”,大力发展“一花一衣一薯”产业经济。今年金山蔬油、金山小薯、金山豆衣的销售额分别为80万元、150万元、342万元。
二是畅通共富物流,勾勒“就业线”。探索开通“共富公交”,辐射东茗11个行政村,以工厂班车形式接送闲置劳动力到金山再就业,解决金山劳动力不足、周边村劳动力闲置问题。针对农村物流运力不足、大批量农特产品外运难等问题,与邮政、交通等部门合作开通“客运+货运+邮政”共富物流BRT,满足大批量农特产品出村需求,提升农特产品销量。
三是融合文旅产业,拓宽“致富面”。将景观融入产品,在千亩梯田打造“梯田花海”共富工坊,鼓励村民种植油菜花,并回收油菜籽深加工成“金山菜籽油”,实现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耦合。将体验融入产品,打造“金衣工坊”,开设传统工艺体验点,弘扬豆腐皮手工艺,打响“金山豆衣”豆腐皮品牌。将研学融入产品,“大爿西坡”露营基地、“茗香小薯”共富工坊积极探索“文化+游学+教育”的新业态与发展模式。2023年接待研学超万人次,年营业额800多万元。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金山村供稿)
《中国村庄》杂志 第11期 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