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5日上午,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的“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上,我国有7个乡村榜上有名,是本届入选最多的国家。今年入选的村庄是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岗村、浙江溪头村、山东烟墩角村,加上2023年的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2022年的广西大寨村、重庆荆竹村,以及2021年的浙江余村、安徽西递村,中国目前入选总数达到15个,位列世界第一。
这些乡村分布涵盖了我国多个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区域,彰显出丰富的多样性,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在他们之中有绝美的自然风光呈现:如以梯田景观闻名的云南阿者科村,有着四季不同的梯田风貌,以及与周边山水森林相融合的如画景致;像山东烟墩角村那样拥有独特沿海风光,天鹅栖息的浪漫画面等,展现乡村自然生态给予人们的视觉盛宴和心灵治愈。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地在保护自然生态方面努力的结果。有些村庄则展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湖南十八洞村承载的苗族文化以及“精准扶贫”的时代印记;安徽小岗村的农村改革历史文化以及凤阳花鼓等非遗传承;还有浙江溪头村的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及其背后蕴含的千年瓷文化等。这些乡村将传统文化通过民俗活动、非遗体验、文化展馆等形式鲜活地展现给游客,让游客沉浸其中,感受中国乡村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得以传承和弘扬。有的村庄在特色产业与旅游融合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如福建官洋村利用土楼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业态实现乡村振兴;四川桃坪村围绕碉楼、传统工艺开发研学和文创产品等。他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手工艺品制作体验等产业与旅游紧密结合。这种产业融合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经济注入活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且成为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独特亮点。
这15个入选世界榜单的村庄是中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缩影。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推出1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也日益成为带动旅游市场复苏、县域经济发展、城乡消费扩大的重要动能。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为22.48亿,同比增加15.5%;接待总收入为1.32万亿元,同比增加9.8%。
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层面,乡村旅游增加村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让曾经贫困或发展滞后的乡村焕发生机,成为富裕、有活力的地方。社会层面,乡村旅游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加强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人群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文化层面,乡村旅游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让那些濒临失传的技艺、习俗等重新被重视、被传播,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环境层面,乡村旅游的发展促使乡村重视环境保护,有助于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正朝着品牌化与集群化方向迈进,各地纷纷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提升知名度和竞争力,多个乡村联合体形成旅游集群,共享客源,整合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线路,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也越来越深入,乡村中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等成为旅游亮点,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不断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的魅力和最真实的美丽中国。
入选世界榜单的这15个“最佳旅游乡村”,是我国乡村振兴路上的璀璨明珠,亦是中华盛世图中的锦绣华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很多在乡村旅游方面发展突出的村庄,如辽宁丹东大梨树村、四川彭州宝山村、云南弥勒可邑村等。总结这些走在前列的旅游村庄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可以为其他正在或将要发展旅游的乡村提供参考借鉴。
我们期望更多乡村能够借鉴优秀经验,立足自身特色,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放异彩,向世界展示更多中国乡村的美好形象,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中国乡村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和支持乡村旅游事业,共同守护这些乡村的美丽与繁荣,让它们继续在世界旅游舞台上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