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村社动态 > 正文
 
马庄的大年这样过
作者:孟国栋 点击数:136 更新时间: 2025-01-20 来源:《中国村庄》
 
 

 

20241212日,马庄村的父老乡亲们喜气洋洋,张灯结彩,载歌载舞,欢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马庄村7周年。这一天是令全村人难以忘怀的记忆和荣耀。这一天也拉开了马庄人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序幕。

马庄村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畔,是一个有着3200余人的典型苏北农村,曾是出了名的穷村。多年来,在老书记孟庆喜的带领下,坚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理想信念,带领村民走出了“党建引领、文化立村、产业富民”的强村之路,成为名闻遐迩的文明富裕的特色文化名村。老书记孟庆喜任职31年,致力于文化兴村战略,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砥砺前行,终成特色。如今马庄村的马庄庙会、元宵灯会、春节晚会、农民运动会、周末舞会等各类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层出不穷,精彩纷呈。每逢新春佳节的脚步临近之时,马庄村就被喜庆的氛围所笼罩,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与温馨,成为了一个充满浓浓年味的欢乐海洋。马庄村这一坚持就是36年,36年弹指一挥,36年坚持不懈,36年年味越来越浓,36年节目越来越丰富,36年日子越来越好……

 

马庄新春节目表演

马庄的大年这样过:

特色香包挂起来。马庄香包香飘四海,名扬国内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马庄时,曾亲购“真真棒”为马庄香包助力。小香包大产业,已成为马庄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家户户,村委大院都挂起了喜庆的香包。火红的香包挂起来,喜庆的锣鼓敲起来,吉祥的金龙舞起来,幸福的歌儿唱起来!临近春节,马庄“村晚”、神农祭祀、元宵灯会也进入了倒计时。此时,村里的文化礼堂、神农广场、农家小院里到处都是锣鼓音乐之声。舞蹈、快板、三句半、舞龙、舞狮、抬花轿等节目正在欢快的排练着。这是各村民小组的村民们在为马庄“春晚村晚”等系列活动精心做准备。

传统民俗大展示。大年初一上午10点整,马庄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在村委大院举行,整齐的队伍在广场排好,随着农民乐团演奏的《运动员进行曲》旗手引领着运动员、村民有序入场。在农民铜管乐队整齐雄壮的国歌乐曲里,全体村民和游客注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马庄村旗也随后升起,迎风飘扬,拉开了马庄村迎新春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序幕。随着震天的锣鼓声,神农广场上神农祭祀表演“光华千秋”随之在这里举行。身穿蓝衣的执旗手、手捧三牲贡品和五谷美酒供品的数十名祭祀人员紧随其后,四支舞龙队分别手举两条红色和黄色的舞龙环绕在祭祀队伍两侧。

在庄重的乐曲声中,身着汉服的主祭人、马庄村老书记孟庆喜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宣读祭文。追思华夏先祖炎帝神农尝百草、耕五谷开拓之功,敬颂百姓脱贫致富、幸福安康之福,祝愿新时代不忘初心,团结奋斗,奔向全面小康。整个祭祀活动持续大约40分钟,期间还有充满浓浓民族特色的舞龙、舞狮、划旱船、跑驴、花棍、腰鼓等表演,村民齐参与,精彩纷呈。从事民俗演出近30年的马庄村村民夏利刚演完舞狮,接着拿起了锣鼓,她是马庄村连续多年的“马庄好媳妇”,平时在香包文化大院缝制手工香包照顾公婆,也会参加这些民俗文化活动,这既丰富了她平时的生活,也让她每天都充满了活力。她每每见到夸奖她表演的游客就说:“我们马庄人心齐,幸福的日子天天唱着过!” 

大年初一下午,神农广场上一场拔河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村民小组拔河队员早已严阵以待,他们摩拳擦掌紧紧握住粗绳,双脚稳稳地钉在地面,身体后倾,眼神中透露出坚定,都想为自己的村民小组争得荣誉。随着裁判一声哨响,粗绳在两队之间被拉得笔直,中间的红绳被拉的忽左忽右。各组群众涨红了脸,大声呼喊着加油口号,有的激动地跳跃起来,挥舞着手中的彩旗,为队员们加油鼓劲。

 

元宵灯会手工艺品展览

在马庄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侠的主持下,整个春节都有活动开展,不仅有自行车、田径比赛,还有群众喜闻乐见的与农村劳作相关的趣味运动。将农事活动与体育精神相融合,充满农风农乐农情,比赛项目集趣味性、娱乐性、协作性和竞技性于一体。参赛的村民和游客热情高涨、奋勇争先,在村民们的呐喊声中充分展现了团队力量和竞技风采。广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尽情享受着比赛的过程和丰收的喜悦。

名戏名角拜大年。大年初二至初六,村里的移动舞台车早早的展开,乐团的队员把舞台布置好,邀请到的江苏梆子剧院随即准备为村民带来《穆桂英挂帅》《鸳鸯戏水》《墙头记》等经典梆子戏曲演出。戏还未开场,台下已经挤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开场的锣鼓声响起,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台上,演员们全情投入,唱念做打,样样精彩。台下,观众们如痴如醉,老人们眯着眼睛,跟着节奏轻轻哼唱,回忆着往昔的岁月;孩子们则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舞台上的一切,年轻人更是举起手机,记录着这欢快热闹的唱大戏场景。

 

马庄村祭祀舞龙

元宵灯会非遗喧。锣鼓喧天闹元宵,马庄这里好热闹。正月十三到十五,夜幕降临,马庄元宵灯会人头攒动,沿街挂满了由马庄村民亲手制作的大小花灯,整个街道流光溢彩,绚丽缤纷。马庄村的宵灯会在喜庆热闹的民俗非遗表演中拉开帷幕,威风锣鼓、舞龙舞狮、跑毛驴、抬花轿等特色民俗非遗节目轮番上演,现场人山人海,灯火璀璨。

马庄村元宵灯会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马庄村30多年的历史文化,叙述着马庄人一代又一代的奋斗历程和变迁。过元宵,点面灯,是马庄人的节日记忆。马庄的面灯形象既逼真又可爱,还有丰富美好的寓意。灯会上,马庄的传统手工艺人现场展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灯制作技艺,龙灯、老鼠偷油灯、十二生肖灯等各式各样的面灯,深受游客欢迎。各种手工扎制花灯琳琅满目、造型各异,生肖灯、走马灯、花卉灯等传统花灯集中亮相。80多岁的马庄香包制作传承人王秀英老人带着她的孙女孙歌尧也来到灯会现场,为观灯游客制作香包,为马庄灯会助兴。舞台上马庄农民乐团和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演出,更是深受观灯游客们的欢迎。舞蹈、快板、魔术、小品、铜管乐合奏等各色节目应有尽有,一次次将观众热情引爆,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挂香包、赏民俗、看演出、听大戏,马庄人的春节过得热热闹闹,丰富多彩。马庄村的人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欢乐氛围,更在团聚和交流中增进了亲情和友情。他们带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迎接新的一年。那热热闹闹过大年的场景,也将成为马庄村发展历程中一个温馨而美好的历史瞬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村委会)

《中国村庄》杂志  1  村庄故事

 
免责声明:村社网对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