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朵,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家喻户晓,她的出名,缘于用名字最后一个“朵”字,创办了属于自己的“铜陵阿朵白姜发展有限公司”。阿朵的全名叫江梅朵,铜陵江村东江村人。最近,笔者专程采访了她,从她的言行中看到了一位时代乡村女性,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自尊、自强、自立、自信,为传承铜陵白姜三项传统种植技艺,弘扬铜陵白姜历史文化,用不懈奋斗的执着精神,书写新时代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她把一片姜的情怀 融入到发展铜陵白姜产业的奋斗中
今年45岁的江梅朵,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逢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只有15岁的她,从董店中学毕业后就走向社会。她从拜师学徒起步,在服装厂做过普工,结婚成家后又在长途客运车上当售票员,后来有了两个孩子不能远行,只好在家乡门口开了一个超市,经过十几年的奔波奋斗,品尝过创业路上的酸甜苦辣,就是没有真正富裕起来。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从小喜欢吃铜陵生姜的她,后来竟然带领周边妇女姐妹们,走上了发展铜陵白姜产业的致富之路。
有着千年种植历史的铜陵白姜,是铜陵“八宝”之一,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素有“中华白姜”之美誉。对江梅朵来说,她是在铜陵白姜主产区天门镇长大的,从小就非常喜欢吃生姜,对生姜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后来长大成家了,她每年都要买些生姜自己腌制自家吃。在自主创业奔波奋斗路上没有较大成果的时候,她萌发了自己创办生姜加工作坊的念想。
江梅朵是位说干就干的女强人。起初,她开了一个家庭小作坊,让母亲、婆婆和两个婶婶帮忙,凭着她为人诚实,手工制作的生姜货真价实,多种口味的生姜卖出去后,反响的确也不错,回头客很多,这个家庭小作坊加工的生姜居然供不应求。此时的她,又想到娘家铜陵江村的先祖,已有720多年种植生姜和家庭腌制生姜的传统技艺,于是就想把自己从小爱吃姜的情怀和江村先祖种植生姜的传统技艺,融入到发展铜陵白姜产业的奋斗中,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江梅朵在生姜种植基地
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在发展铜陵白姜产业路上勇毅前行
为了实现自己发展铜陵白姜产业的梦想,2016年江梅朵在董店街东头盖了厂房,买了机器和货车,办起了铜陵白姜加工作坊。她一个人既要找供货商进原材料,又要亲自抓生姜加工,还要开车跑销售,实在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感到很辛苦,但也尝到了收获的甘甜。2018年,江梅朵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想要再次扩大规模,带动周边更多的姐妹们走共同致富之路。可是,她的发展扩大铜陵白姜产业的主张,首先受到了来自家庭成员的反对,尤其是她丈夫的反对。江梅朵,这位不服输的现代乡村女性,两个孩子的妈妈,在乡村振兴路上面对重重困难勇毅前行,不退缩、不放弃,决不半途而废。她在做好丈夫和家庭成员说服工作的同时,冒着风险向银行贷款200万元,于2018年12月12日注册成立了铜陵阿朵白姜发展有限公司,从此走上了艰辛发展铜陵白姜产业的创业之路。
2019年9月,正是铜陵白姜收获加工季节,江梅朵组织公司员工生产加工铜陵白姜1万多瓶,正当她准备推向市场时,万万没有预料到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她一个措手不及,“阿朵白姜”滞销了。当时,江梅朵在手机上看到有人通过直播去卖货,从来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的她,逼迫自己拿起手机开始每天4个小时的直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万多瓶铜陵白姜一销而空,挣到了她创业奋斗以来的第一笔收入。也是在那个时候,江梅朵被安徽卫视第一时间栏目拍摄专访,很多人在抖音上认识了江梅朵和她的“阿朵白姜”。渐渐地,抖音上好多客户批发商陆续找到江梅朵,并与她的公司达成长期合作。
江梅朵在创业的进程中虽然遇到3年疫情,但她一直在坚持自己勇毅前行不退缩、不放弃。公司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渐探索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一条龙”模式,现已初见成效。为带动更多的农户就业,打造“阿朵白姜”优质品牌,2023年7月,江梅朵通过租赁天门村闲置的天门小学10亩场地,投资300万元,新建了厂房、冷库,增加仓储,扩大了铜陵白姜生产加工规模。2024年,虽说她种植的50多亩铜陵白姜遭遇了重大病虫害产量大减,但通过从其他姜农手中收购加工生姜195吨,年销售收入达到800万元。
在创业奋斗的实践中,江梅朵深刻地认识到,讲信用、重质量,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多年来,她用诚心为新老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温馨服务,用传统的加工技艺,先后研制生产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消费人群口味的多种阿朵白姜产品,如糖醋姜、糖冰姜、酱汁姜、酱干姜和酱香辣菜等,加工出来的铜陵白姜分大、中、小等多种规格的瓶子盛装;外包装盒也分精装、简装等不同式样,适合不同人群。这些产品除销售本地外,还通过网络销售到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内外城市,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同时,她的公司还带动本村和周边5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年劳务支出150多万元,让村民户增年收入达到3万余元,赢得了本村和周边干部群众赞美的目光。

阿朵白姜部分产品
她有一个梦想 把铜陵人品茗白姜民俗文化传播到祖国四面八方
江梅朵在发展铜陵白姜产业和经营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外地市民向她提出疑问:“生姜还能这么吃?”这一疑问,让她想到了一个问题,发展铜陵白姜产业链,如果仅靠铜陵人吃姜是难以发展壮大的,关键是如何把铜陵人食姜的地域民俗文化,转变成全国各地市民食姜的民俗文化。于是,她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把铜陵人品茗铜陵白姜民俗文化传播到祖国四面八方。
近几年来,江梅朵通过积极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一边推销自己的“阿朵白姜”系列产品,一边宣传铜陵人品茗铜陵白姜民俗文化。从2020年以来,江梅朵带着自己的产品,先后参加了上海、长沙、青岛、广州、合肥等地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
正是参加各地的农产品展销会,让“阿朵白姜”系列产品美名远扬,也增强了江梅朵进一步发展铜陵白姜产业的信心与力量。不仅如此,江梅朵充分利用铜陵白姜的优势资源,真诚与社会各界同仁携手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共同致富,尽心尽力把铜陵江村白姜品牌共同推向全国,做大做强,让更多的人知道铜陵出产白姜,品尝到铜陵正宗的中华白姜。

铜陵江村阿朵白姜文化展示馆
传承农耕文明 扬起保护和弘扬铜陵白姜历史文化之帆
铜陵白姜种植系统三项独特栽培技艺,是铜陵姜农在长期种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2023年11月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梅朵,这位农村女性带头人,为保护铜陵白姜独有的品质和特色,2022年流转耕地100余亩,每年轮作种植铜陵白姜50余亩,坚守铜陵白姜传统种植三项技艺;她坚持“农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生产模式,在坚持传承和弘扬铜陵江村先祖的种植技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铜陵江村白姜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化新格局。
江梅朵在多年经营铜陵白姜种植加工的实践中意识到,要保护好铜陵中华白姜正宗的品质,既要坚守铜陵白姜传统种植三项技艺,又要有一块宣传铜陵白姜历史文化阵地。于是,她在铜陵白姜文化研究资深老专家、88岁高龄葛锡林老人的倡导下,从2023年12月开始,着手创办“铜陵江村阿朵白姜文化展示馆”,扬起了保护和弘扬铜陵白姜历史文化之帆。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铜陵江村阿朵白姜文化展示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由铜陵江村白姜种植技艺传承、阿朵白姜种植及制作技艺展示、铜陵白姜文化书法作品欣赏等三个部分组成。虽说展馆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却散发着浓浓的白姜文化味,给各地来宾留下了一个很不错的印象。
妇唱夫随 夫妻同心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共同致富歌
在当今这个繁华多彩的世界里,有很多女性,既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又是家庭的温暖港湾。无论是在家庭、在职场,还是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她们都能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家庭、温暖着家庭,使之变得更加美好。江梅朵,便是其中的一个。
在发展铜陵白姜产业中,江梅朵不仅能勇敢地迈出创业的第一步,而且还勇敢地迈出了扩大规模的第二步,并以不懈奋斗的精神,既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更是得到她的丈夫盛小高的全力支持。2022年,盛小高主动将他经营的货车修配部交付给别人打理,来到阿朵的公司,承担起生姜种植田间管理和铜陵周边阿朵白姜代销点送货的任务,唱起了妇唱夫随、夫妻同心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共同致富歌。2024年,江梅朵和她的丈夫在发展壮大铜陵白姜产业路上,勇敢地迈出了第三步,在本地培育铜陵白姜种植基地430亩,并向铜陵周边的芜湖湾沚、安庆怀宁、池州石台、黄山等城市乡村扩张,培育铜陵白姜种植基地290亩。铜陵阿朵白姜,正在向外地延伸……江梅朵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百名农村产业女性带头人”“安徽省铜陵白姜种植乡村工匠名师”,2022年1月当选为铜陵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2024年7月,她申报的“铜陵江村糖冰姜制作技艺”被列入铜陵市义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铜陵江村白姜种植和加工技艺现代传承人。
爱因斯坦说得好:“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对江梅朵而言,发展铜陵白姜产业,就是她的美好事业。在新的征程上,江梅朵,这位新时代铜陵女性,为了自己的美好事业,正带领乡村姐妹们,以不懈奋斗之精神,激扬巾帼之志,奉献巾帼之力,彰显巾帼之美,唱响巾帼之歌,书写巾帼风采!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委宣传部)
《中国村庄》杂志 第4期 村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