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流动,以协同发展破解区域不平衡问题,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方林村以党建为引领,践行“一村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的发展理念,携手周边村庄开展跨村联建、结对共建,构建“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好带乱”的共富格局,为全国乡村通过“联村共创”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鲜活样本。
联建机制:以党建为核心,构建全域协同体系
方林村深知,跨村联建的关键在于打破行政边界下的“各自为战”,建立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协同机制。为此,村党委以组织建设为抓手,构建起“三级联动、多元协同、利益共享”的联建体系,为区域融合发展筑牢制度根基。
党建统领,筑牢组织“主心骨”。方林村联合周边10个村和4家企业进行党建联建,以方林村为核心,成立“车驰富路”联合党委,形成“联建单位统揽、各村支部落实、党员骨干带头”的三级组织架构。以汽车商贸产业为纽带,以强村带弱村为主线,推动成员单位资源共享、平台共用、活动共办、产业共兴,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致富,避免各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实现“一盘棋”发展。
为推动规范化运行,联合党委建立了“1+3+X+N”的组织体系,由街道书记担任联合党委书记,并设立专职副书记、兼职副书记和轮值副书记,保证机制的常态化运转。同时,方林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党员联户、支部联建”机制,与周边村的党员结成“1+1”帮扶对子,指导开展党组织建设、产业项目运营;在联建村设立“共富党员责任区”,围绕土地流转、就业培训、矛盾调解等重点工作,明确党员职责清单,让党组织成为联建共创的“主心骨”。
多元协同,激活治理“新动能”。为确保联建工作科学高效,方林村牵头建立“三方协商”机制,整合村集体、企业、村民三方力量:村集体负责资源统筹与政策对接,方林村旗下的方林集团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村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参与决策,形成“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治理格局。
利益共享,守住共富“基本盘”。联建的核心是让发展成果惠及所有村民。方林村创新“三股分红+福利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联建村“人人有份、户户受益”。一是“资源股”,周边村以土地资源入股方林集团的产业项目,按股份比例获得分红,每年为联建村集体经济增收超300万元;二是“劳务股”,鼓动联建村村民在方林集团旗下市场就业,带动人均年增收额稳步提升;三是“集体股”,从联建项目利润中建立“共富基金”,用于联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公益事业。此外,方林村将自身成熟的福利体系“复制推广”到联建村,联建村村民享受的福利项目从最初的5项增加到18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方林村以汽车产业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富裕
具体做法:以产业为纽带,推动要素集中统筹
方林村立足自身“汽车商贸”的产业优势,以“强带弱、富带穷”为思路,通过“产业共建、资源共享、民生联办”三大举措,推动联建村要素集中、优势互补,实现从“单点富裕”到“连片共富”的转变。
产业共建,打造汽车商贸产业共同体。方林村的核心产业是汽车销售与市场运营,2024年市场成交额达256亿元,积累了丰富的产业资源与运营经验。为带动联建村发展,方林村牵头打造“汽车商贸产业共同体”,形成“一核多极、链式发展”的产业格局。以方林汽车城为核心,整合联建村的土地资源,扩建汽车展销中心、新能源汽车体验区,将汽车城面积逐步拓宽,辐射区扩大,年销售额稳步提高,带动越来越多联建村村民从事汽车销售、服务等工作。在周边村布局汽车配件产业园、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维修保养基地,形成“销售—配件—维修”全链条服务。
资源共享,破解联建村发展瓶颈。联建村普遍存在“土地分散、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问题,方林村通过“三共享”举措,推动要素跨村流动。牵头成立“方林片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统一整合联建村的零散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一方面,对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以投资入股等方式提供加持,另一方面,积极促使当地金融机构设立共富基金、共富贷等方式,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建立“方林人才库”,整合村内外的技术专家、企业家、返乡青年等人才资源,为联建村提供“订单式”服务。定期组织“人才下乡”活动,邀请各行各业领域的专家,为联建村村民开展培训,选派方林村的优秀企业家、管理人员,担任联建村产业项目的“发展顾问”,指导项目运营,帮助联建村培养本土人才。
民生联办,提升联建村生活品质。方林村坚持“民生无小事”,与联建村携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升级,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建立“方林党群服务中心”,提供社保办理、法律咨询、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建设“台州市康复医院方林村医疗合作点”和运动健康中心,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与医疗设备,为联建村村民提供就医便捷,深入推广“居家养老、集中护理、运动健康、智慧医疗”的新理念;改建“方林幼托园”,让公办“一老一小”服务升级,辐射更广;设立“方林公益爱心基金”,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医疗救助、扶贫结对、慈善捐款,多年来累计捐款超千万元,推动形成“互助互爱、共同富裕”的良好风尚。
取得成效:以共富为目标,实现区域全面振兴
经过多年实践,方林村的“联村共创”模式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推动联建村实现经济增收、民生改善、治理提升的目标,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带动、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联建后,集体经济显著壮大,共富基础更加坚实,通过产业协同与资源整合,联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突破百万元。村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品质大幅提升。此外,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持续优化,通过基础设施联建与环境整治,联建村实现“颜值”与“内涵”双提升,推动乡村从“生产型”向“生产生活生态型”转变。

方林村与浙江省天台县石塘徐村结对共建揭牌仪式
经验启示:以改革为动力,探索共富新路径
方林村的“联村共创”实践,是对党中央关于“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协同”要求的积极落实,其经验启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坚持党建引领是核心。方林村通过建立联建委员会、选派党员帮扶、开展联合主题党日等举措,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确保联建工作不偏离“共同富裕”的方向。乡村协同发展必须以党建为统领,才能凝聚共识、整合资源,破解行政边界带来的发展难题。
立足产业带动是关键。方林村没有盲目“输血”,而是依托自身汽车商贸的产业优势,通过“产业共建、品牌共享”,带动联建村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造血式”共富。跨村联建必须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业抓手,才能形成“强带弱、富带穷”的长效机制,避免“一阵风”式的帮扶。
坚持群众主体是基础。让联建村村民全程参与决策、共享发展成果,充分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利益,才能让联建共创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市场经济提振效能,开启新时代经济发展新局面做出了全面部署。方林共富共享的联建实践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作为“汽车市场第一村”的方林村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发挥“车头”作用,深化与周边村的合作,把“车队”带得更大更强。也将通过“中国五村”、“浙江五村”的“5+X”模式,带动更多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共同富裕,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样板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乡村力量。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方林村